<track id="15a9w"></track>

      歡迎您訪問格艾特官方網站!
      濟南格艾特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專業組培儀器設備供應商

      高職院校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作者: 組培設備 發布時間: 瀏覽次數0

      返回:聯系我們

      植物組織培養是指在無菌和人工控制的環境條件下,利用適當的培養基,對植物體的部分材料進行培養,使其生長、分化并再生為完整施主的過程.它從1902年發展至今已有110多年的歷史了,特別是近40年,它已經成為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手段,滲透到了生物學科的各個領域,廣泛地應用于農業、林業、工業和醫藥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國絕大多數農林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園林、園藝專業都開設了植物組織培養課程,并把它作為專業必修課或專業主干課.安徽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園藝專業依托林業、園林和園藝教學團隊,于 2010年至2013年所有園藝專業均開設了此課程,并于 2011年籌建了學院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經過近 3年的課程教學,通過不斷地摸索與試驗,我們獲得了一定的體會,現將教學活動中的體會進行探討.

      組培設備

      1 增加普通生物學知識,夯實理論基礎

      與普通本科生相比,大多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理論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甚至有些學生對高中時期的生物學知識未能深入理解與掌握;有些學生由于距離高中生物學習時間久遠,早已有所遺忘;更有些學生是從文科專業調劑到園林、園藝專業,高中生物學知識更為匱乏.每當教授植物細胞全能性、脫分化和再分化、活體和離體小孢子發育途徑時,他們因為缺乏細胞結構、遺傳物質組成、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等方面的相關知識而難以理解,導致對教學效果產生極大的影響.

      通過每年植物組織培養的理論教學實踐,我們從多方面不斷探索和總結教學經驗,逐步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講授細胞全能性、脫分化、再分化等教學內容前,適當地補充1-2個學時的細胞結構與遺傳物質等方面的內容.這樣學生才能對細胞結構理解更加深入,才能認識到遺傳物質在細胞中,攜帶巨大的遺傳信息,結構穩定,并且能夠自我復制.這樣他們對細胞全能性以及脫分化、再分化就能準確無誤地理解與把握,為組織培養的學習鋪墊道路.同時,在講授活體和離體小孢子發育途徑前,增加2個學時左右的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等方面的知識,這樣學生才能容易理解小孢子發育的途徑,進而方便地解釋花粉、花藥、胚乳的倍性問題.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提高教學效果.

      2 根據就業方向,強化相關學習內容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的學生畢業后大多進入花卉、苗木生產企業,從事一線生產活動.從 2009級園藝專業的畢業生和 2010級畢業班學生的頂崗實習情況來看,他們中的一部分進入生產企業的組織培養車間或工作室,主要從事清洗實驗用具、配置培養基、接種、植物離體快繁等方面的工作.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強化無菌操作的基本要求、培養材料不污染的基本措施、培養基母液的配制、培養基的配制以及培養環境的控制等方面的內容.由于學生畢業后短期內從事研究性試驗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相對弱化植物胚胎培養、植物原生質體培養、細胞融合等方面的內容.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的專業應用能力,增加他們對職業的直接適應性,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3 運用多種教學資源,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首先取決于教師的“教”,好的課堂教學形式可以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和“學”相互配合,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則效果不佳.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思維活躍,但是學習熱情不如本科學生.如何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講授的內容,采用多媒體資源,變換講授形式,使課堂教學直觀、生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在基本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板書強調理論內容,但是在講授一些培養的具體操作、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時,可以采用與之相關文字以外的資料,充分體現圖文并茂.如講授“褐化”“玻璃苗”等現象時,可以配圖片加以闡述,這樣給學生直觀、生動的印象,使得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深化他們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再如,講授配置培養基母液時,可以配以視頻錄像或者是教師直接操作,學生一邊觀看實驗,教師一邊強調操作過程的注意事項,使學習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操作過程的記憶與理解.

      組培設備

      4 采取任務驅動模式,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針對大多數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中植物組織培養課程實驗課時數占總課時數 50 %以上這一特點,采取任務驅動模式,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如:可以將使用組培室儀器設備和配制培養基兩個實驗合二為一,外植體滅菌和接種兩個實驗二合為一.要求每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培養基及滅菌工作.這樣學生就會根據教師的操作,對照培養基的配方,稱量藥品的重量,查看天平、滅菌鍋等設備的說明書,并和同學一起探討使用方法,遇到問題及時請教任課教師,完成規定任務.這個過程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這樣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5 優化實驗組織、強化學生間的相互合作

      植物組織培養是一門專業性、實踐性很強的實驗科學,實驗課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它要求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完成較為復雜的專業技術實驗.加之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后絕大多數從事一線生產,因此讓高職學生動手操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組織培養是無菌操作,要求工作環境清潔無微生物污染,而且實驗操作在超凈工作臺上進行.這時超凈工作臺臺數少與學生人數多就會造成矛盾,所以要想確保實驗教學質量,就做好教學組織工作,把學生進行分組.由于學生水平層次不齊,學習態度不一,所以在組培實驗課上把學生按照1名動手能力強的同學、2名動手能力一般的同學和1名動手能力較弱的同學進行搭配分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項目任務.這樣既能彌補超凈工作臺數量不足的問題,又能強化學生們的相互合作意識,發揮他們的團隊精神.

      6 將實驗考核成績歸入學生期末總成績,強化學生動手能力

      普通的筆試無法從根本上檢查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對實驗方法的理解把握程度,所以我們把實驗的成績計入學生的總成績.實驗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40 %,即40分,其中平時成績與實驗報告占10分(平時成績主要根據學生平時的出勤情況,實驗態度,5分;實驗報告格式及工整程度,5分),實驗操作占20分(配制MS培養基及濕熱滅菌,5分;外植體滅菌及接種,5分)和實驗結果占 10分(培養基無污染,5分;外植體成活,5分).這種考核方法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進而增加了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效果.

      組培設備

      總之,在3年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增加相關生物學知識、針對就業方向強化相關學習內容、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優化實驗組織等方面的不斷摸索與試驗,進一步解決了高等職業院校中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夯實了高職學生的理論基礎,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增強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獲得了較好教學效果.

      相關文章:

      文章來源:http://www.noah-style.com//xyzx/135.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track id="15a9w"></track>

          一级a一级a爱片免免费,一级aⅴ无码鲁丝片九九九伊人,欧美猛黑人aaaaaa视频,久久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